近期,球友会体育社會實踐團赴重慶市秀山縣開展以“根植紅色大地🤹🏿♀️,匯聚青春之力,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旨在結合當地情況,發揮團隊優勢,統籌安排,走進基層🏄🏼♀️,運用所學知識在實踐中解決問題。
學校球友会副書記、校長孫玉偉,副校長周曉健,秀山縣人力社保局二級調研員王勇軍,以及28名教師誌願者與36名學生誌願者參加了此次活動的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
大展技能風采
美容美發技能幫扶實踐團在何先澤和陳小麗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向社區居民提供義剪服務🍞😈,為秀山縣美容美發行業人才開設技能指導講座。王建、盧逸等幾位老師以及實踐團成員參觀了廣汽傳祺4S店的汽車銷售和維修兩個模塊,團隊專家向店內維修人員講授了汽車發動機機油、火花塞、汽車底盤的構造零件、噴漆等汽車技術,並與店內維修技術人員進行深入交流探討。
交流汽車技術
技能指導講座
義剪活動
活動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們向居民宣講了技術技能型人才發展的趨勢、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以及技術技能型人才在就業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加深了居民對職業教育的認識🫶。
重溫紅色歲月
球友会体育“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洪安古鎮,在充分了解了洪安古鎮的歷史後,實踐團成員站在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北紀念碑廣場上進行莊嚴宣誓📌,後深入洪安古鎮腹地🗣,重走紅軍路線。在領隊老師的講解下,所有成員重溫那段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輩的一腔熱血🥶。
青年誌願者每到一個舊址,那些歷史記憶都如畫卷般展開🌀,同學們追尋這些記憶,追念先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謹記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為建設祖國獻出自己的一份青春之力💁♂️。
合影留念
為進一步學習紅色文化和領會革命精神,實踐團成員前往秀山烈士陵園,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悼念革命先烈。在紀念碑前,同學們感受到沉甸甸的使命和擔當🏄🏿♀️🚛,紛紛立下了青春的誓言:“請先輩放心,強國有我🟧,我輩定不負時代與人民!”
關愛留守兒童
“五一青藝”鄉村振興促進團在秀山縣石耶鎮青龍村以“促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為主題開展相關團輔活動。實踐團成員通過“有家可歸🧝🏽♂️🔎、感謝有你、同行萬裏、同心擊鼓、穿越雷區”等系列活動🎫,向孩子們提供了溫暖的陪伴。同時,在此次活動中,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和反應能力得到提高,有利於孩子們培養不怕挫折😎、不斷進取🥈🐐、團結協作的優秀個人品質𓀏。
團輔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實踐團成員對該村的兒童開展了問卷調查,內容涉及偏遠地區兒童的生活習慣、校外生活🖇、與父母溝通情況、電子產品使用情況等💎。調查顯示,村裏有80%的孩子是留守兒童🔍。
此次調查深入了解了偏遠地區留守兒童的現狀,為後續實踐團持續開展偏遠地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支持計劃奠定基礎🤱🏻。據了解🙆♂️,實踐團將針對留守兒童面臨的情感缺失🤵🏻、校外活動欠缺等問題,對他們進行持續性的心理幹預。
球友会体育“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團通過“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紅色革命大地,瞻仰革命舊址,重走紅色之旅🖖🏼,追尋紅色薪火,感受革命時期的艱辛歲月🐻,更加明確了理想信念👼🏼,用自己的青春之力為此次“三下鄉”之行畫下圓滿句號👱🏽。步履永不停止,球友会体育“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團將用自身特長技術為鄉村振興繼續註入自己的一份力量。